关灯
护眼
字体:

57.057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,咱们家的可是男娃!”

    “我……”冯三娘捏着衣角,蜡黄的脸挤成一团,嘴张了好几下,都没个明话。

    就在大家等不及的时候,晒场里忽然传来了一道有些虚弱的声音:“咳咳咳,翔叔和大伙儿说得对。都怪我这不争气的身体,这些年苦了姜瑜这孩子,哎,好在她现在高中毕业了,家里的负担也没那么重了,少挣点公分,咱家也能挨过去。翔叔,麻烦你重新给姜瑜安排个轻松点的活吧。”

    姜瑜偷偷掀起眼皮瞅了来人一眼,这是个四十来岁的干瘦汉子,虽然瘦,可他的脸上还是有点肉的,对比原身这具骨瘦如柴的身体,不要好太多。

    而且这人很聪明啊,上来先是卖惨,然后又暗示之所以让姜瑜干重活是因为要供她上高中,她挣的都是她花了,家里还得贴钱进去,所以也不算家里对姜瑜苛刻了。

    这不,村民们的脸色马上和缓了,一个男人还拍了拍周老三的肩,说:“一个丫头片子读那么多书做什么?迟早都是别人家的人。”

    周老三憨厚地笑了笑:“孩子喜欢,成绩好。”

    不过周老三这番作态能蒙得了其他的村民,蒙不了精明的沈天翔。他不冷不热地瞥了周老三一眼:“行,既然大家都没意见,那我就给姜瑜换个活!”

    说完,他转而看着姜瑜,希望这姑娘这回别跳出来拆自己的台。

    姜瑜知道这是她的机会,哪会搞幺蛾子,当即眨了眨眼,抬起头,用前前世每次想让老爹给她买好东西的眼神望着沈天翔。

    看着姜瑜眼底的孺慕崇拜,还有全心全意的信赖,沈天翔心头一热,又想起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死了亲爹,妈又不靠谱,索性好人做到底:“正好以前负责打理两头牛的王老爹病了,以后这个活儿就交给姜瑜了。”

    养牛对比下地不要轻松太多,而且一天还能拿五个公分,几乎全年都有,不像下地,农闲的时候,没活儿就没公分了。所以这是个人人抢着干的好活。

    姜瑜虽然不懂,但看便宜妈那副吃惊的样子和四周羡慕的目光,便意识到这是一桩好事,连忙对村长说:“多谢翔叔,我一定把牛养得壮壮的。”

    周老三也反应过来:“翔叔放心,姜瑜这孩子最勤快了,她一定会把牛养好。”

    沈天翔摆了摆手:“行了,都别留在这里看热闹了,雨小了,大家先回去吃饭,下午天晴了继续抢收。”

    于是村民们一哄而散,七七八八地离开了晒场。

    姜瑜也跟在冯三娘身后,往那个所谓的家而去,脑子里却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。换个轻松的活这一步完成了,接下来就是要让她如何活得更舒适一些,不过在制定计划之前,先得搞清楚原主一家的情况和周边的人际关系。

    姜瑜想得出神,冷不防被人从后面撞了一下,回过头一看,先前那个少女站在一旁得意洋洋地抱着胳膊,还撂了一句狠话:“回去你就知道了!”

    一看就没少欺负原主。

    呵呵,姜瑜眼底泛起冷意,她在宗门里有个绰号叫“专治不服”。

    冯三娘洗了碗,又把一家人上午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了,还没晾就瞧见周老三背着手,一脸喜色地回来了。

    她瞅了一眼天,这才出去不到一个小时。

    “是通知咱们又要下田了吗?”冯三娘在围裙上擦了擦手,走进堂屋给周老三倒了一杯茶,递给他。

    周老三从小在道馆里长大,那些道士喜欢喝茶,他也跟着养成了喝茶的习惯,每次干完活回来都要冯三娘给他泡一杯。

    周老三摆手,朝院子里看了一眼,问道:“姜瑜呢?”

    提起姜瑜,冯三娘就想起前不久母女之间的那场不欢而散。她脸上掠过一丝不自然,好在周老三正沉浸在“扬名发财”的喜悦中,没察觉她的异常。

    冯三娘把落到脸颊上的头发塞回了耳朵后面,嗫嚅道:“她今天落了水又淋了雨,有些不舒服,在房间里休息。”

    提起这个,冯三娘就很忐忑,生怕周老三嫌姜瑜偷懒,不高兴。

    结果周老三不但没甩脸子给她看,而且还好言好语地说:“生了病光躺在床上怎么能好,你给她两毛钱,让她去卫生所看看,别落下了病根。”

    “太浪费了吧,她睡一觉出出汗就好了。”冯三娘怯生生地说。这年月,饭都吃不饱,有个小病小痛,谁不是呆在家里熬过去的,一点小风寒感冒,根本不用看医生。

    更何况,姜瑜并没生病。

    想到女儿刚才用通知的口吻对她说“累了,要回房睡会儿午觉”,冯三娘心里就升起一阵恐慌,生怕丈夫知道了不痛快。

    周老三还真不痛快了,他拧着眉,瞪了冯三娘一眼:“让你去,你就去,哪那么多废话!”他待会儿要准备晚上做法的东西,姜瑜呆在家只会碍事。

    心虚的冯三娘没辙,只好轻轻推开了姜瑜的房门。

    说是姜瑜的房间,其实这是柴房,一半拿来了堆了木柴,一半摆了张单人床,一个没有盖的木柜子,以及柜子里的半箱旧书,半箱衣服,就是姜瑜所有的家当。

    这个房间没有窗户,光线非常暗,冯三娘摸黑走到床边,轻轻摇了摇姜瑜,低声唤道:“小瑜,小瑜……”

    其实两口在堂屋里说话时,姜瑜就醒了。到底是个陌生的地方,她不敢睡死,之所以没动,一是懒得动,二来嘛也是想听听这两口子说话,看看能不能从中多得出点信息,增加对这一家人的了解。

    所以冯三娘一碰到她的胳膊,她就顺势睁开了眼,轻声问道:“有事?”

    冯三娘塞了一毛钱给她,压低声音说:“我怕你周叔生气,跟他说你身体不舒服,你周叔心疼你,让你去卫生所看看。这一毛钱你拿着,省着点,别乱花了。”

    姜瑜不动,周老三明明让她拿两毛给自己,这个只知道哭和卖惨的妈竟然抠了一毛起来。她怎么不用这种作风去对待周建设兄妹?

    “拿着呀。”冯三娘推了推姜瑜。

    姜瑜:“一毛不够看病!”

    其实她压根儿不知道看病需要花多少钱,但料想周老三也不会太大方,两毛应该是标配。

    冯三娘被她气得要死,这丫头明明没生病,给她一毛钱就足够了,她还不满意,真是贪心,偏偏外头周老三又在叫她了,她没辙,又塞了一毛钱给姜瑜:“快去,快去,去卫生所转一圈再回来。”

    拿了钱,姜瑜非常痛快地答应了。

    冯三娘捂住心口,心疼得直嚷嚷:“讨债鬼!”

    ***

    姜瑜连卫生所是南是北都不知道,自然不可能真去卫生所。出了门,她就往右边一拐,直接上了偏僻的小道,往王晓家走去。

    王晓说过,他家在北斗山南面的山脚下,最破的那一栋茅屋。这话还真是不假,可能是家里只有一老一小,没个壮年劳动力的缘故,王晓家的房子多年没翻修,茅草做的房顶都发黑了,厨房后面那面墙壁塌了一半,仅用两根木头支撑着。这是妥妥的危房啊!

    姜瑜去的时候,王晓刚好提着一只生了锈的铁桶出来,看见姜瑜,他就想起今天那道惊雷,顿时紧张得手都不知道怎么摆。

    “你这是要上哪儿去啊?”姜瑜挑眉,笑盈盈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王晓垂着头:“我跟大东他们说好了去……去田里捉泥鳅、鳝鱼。”

    秋收后,稻谷被割,水田里经常会有孩子成群结伴地去捉泥鳅鳝鱼、捡掉在水里的稻子。

    姜瑜朝他招了招手,等他凑近,姜瑜就将一毛钱拍在他手里:“你去捉泥鳅的时候,顺便帮我打听打听今天下午晒场里发生了什么事,这是你的跑腿费。”

    看到钱,王晓眼都直了,他五岁的时候爹妈就相继过世了,从此跟奶奶相依为命,亲戚也大多不走动了,就是逢年过节也没人给他钱,顶多一把瓜子两颗糖就把他打发了。毫不夸张地说,这是他活了12年来拥有过的最大一笔巨款。

    王晓咽了咽口水:“真的给我?”

    “不要还给我。”姜瑜做势要把钱收回来。

    王晓赶紧捏着钱藏到了背后:“要,我要,你让我做什么,我就做什么!”

    姜瑜拍了拍他的头:“这才乖嘛,好好干活,事情办得让我满意了,过两天带你上山打野鸡吃。”

    听说又有肉吃,王晓兴奋得眼睛发亮,忙不迭地点了点头,郑重其事地说:“你放心,我一定给你打听得清清楚楚的。”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